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大棚西红柿病害防治怎样消灭北方大棚西红柿土传病害大棚西红柿的管理技术常见病

导读:在设施农业(大棚种植)的种植行业中,无论南方还是北方大棚内出现“土传病害”的情况是很正常的事务。“土传病…

导读:在设施农业(大棚种植)的种植行业中,无论南方还是北方大棚内出现“土传病害”的情况是很正常的事务。“土传病害”就是大棚内的土壤出现病菌感染或虫卵的现象,它主要是会感染作物的根部。会导致作物的根部腐烂,严重的情况会导致整个大棚的作物产量降低或绝收。

▲ 大棚西红柿病害

关键词:北方大棚、土壤杀菌、土传病害

一、引言

在北方大棚种植西红柿来讲,这里说的北方大棚也就是日光温室,被菜农称为暖棚。它的种植时刻基本为冬茬,也就是反季节西红柿种植。对于大棚种植西红柿的土壤来讲,出现土壤的病菌感染或虫卵病害,也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对于为什么会引起呢?一般都是与种植习性有很大的关系,其中轮茬种植方式,是非常好的一种改善土壤性能的技巧,也是最简单、方便、还节约费用。对于已经发生土传病害的大棚来讲,也是可以进行改善的,但不会达到100???灭。对于土壤病害的处理方式有物理方式和化学方式,但在实际的操作中也有物理与化学相结合的机会。

▲ 西红柿落叶病

二、物理方式解决土壤病害

在这里采用物理的方式也可以改善土壤的种植环境,并不能达到100???灭,但基本可以满足西红柿及其他作物的土壤生长环境。关于“物理”这个词来讲,虽然我解释可能不到位,但基本是这么个意思。土壤病害主要是菌类,对于菌类来讲,是非常害怕高温的。比如就可以采用加温或火烧等物理方式,把菌类消灭。这是物理消毒、灭菌中的其中一项,在下面也会介绍几种不同的大棚土壤物理病菌的方式。

⑴焖棚土壤消毒

关于北方大棚来讲,对于种植土壤的病害消毒,焖棚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焖棚消毒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照射密封的温室大棚,使得温室内产生高温,一般可以达到60度以上的温度,并且可以持续较长的时刻。在温室大棚采用焖棚的方式进行灭菌、消毒的最适合的温度在65度影响,就可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 焖棚消毒

①焖棚的前期准备

一般在北方大棚要采用焖棚消毒,开门见山说,就是在上一茬种植结束后,进行大棚内的作物秸秆、落叶、杂草等全部清理干净,把这些都统一的收集在一起。把这些植物秸秆、杂草运输到距离大棚种植区域比较远的地方,接着选择挖坑深坑放入到里面,在进行火烧,这样就会减少对土壤的传染性。接下来就是对大棚薄膜及整体结构的修缮,检查大棚的塑料薄膜是否有破损,对于破损不大的情况进行修复,保证塑料薄膜的密封性,也是焖棚温度进步的核心部件。最终就是对于大棚的门、窗、通风口等位置进行检测,保证一定的密封性,这可以焖棚效果是否成功的不可缺的影响。

▲ 清理大棚杂草

②焖棚前土壤的处理

焖棚消毒主要是土壤进行消毒,改善土壤的种植情况。关于焖棚不只是把整个大棚弄得密封了就可以了,其实不然。还要对大棚内的土壤进行一番整顿,才可以达到最佳的大棚土壤灭菌杀毒的效果。开门见山说,需要在大棚内的土壤中均匀的撒入有机肥(也就是腐熟的动物粪便),在这一步的情况下,一定不要施入菌类的肥料,高温会把菌类全部消灭掉,起不到菌类肥料的影响。在撒入有机肥料后,一定是采用深耕机进行土壤的处理,这样可以把土壤深处的病害翻到上面来,焖棚的高温一般在土壤深度20公分,在深度的情况,消毒情况会减弱。在土壤深翻结束后,需要把土壤进行整平并且做成菜畦情形,这样的目的是方便进行灌水和铺设地膜。水是导热的介质,使得土壤内部温度也会进步,地膜就是保证土壤的温度跟高。

▲ 焖棚前浇水

③实施大棚土壤焖棚作业开始

在北方的大棚进行焖棚消毒,选择的时刻非常关键,一般在7-8月进行。这个时刻段基本是过了夏季的雨季,但温度还是非常的高,这样的天气直接觉得焖棚的效果。开门见山说,就算给温室大棚内的菜畦进行注水,水量的深度基本在15公分左右,注水结束后。接下来就是给大棚内的菜畦铺盖上黑色的地膜,减少水量蒸发,还能进步土壤的温度。地膜铺设完成后,就可以把整个大棚的密封性进行检查,没有难题就是剩下等待的时刻了。一般焖棚需要持续10-20天,这个取决天气的情况外还有就是土壤病害的严重程度,相对比较轻的土壤病害,持续10天左右就可以了,另外遇到土壤病害比较严重的情况,可以持续到30天,基本可以消灭土壤深度的病害。

▲ 高温焖棚中

④焖棚结束的操作

在焖棚结束后,开头来说要做的就是晾棚,就是把大棚的通风口都全部打开,使得大棚内的温度下降。接着还行其他的职业需要进行,才能满足下一茬的作物种植。在晾棚结束后,需要给大棚土壤进行施肥,主要以复合肥和菌类的肥为主。把肥料均匀的洒在大棚土壤表面后,在采用旋耕机进行土壤的整理,使得肥料冲肥的混合后,基本就可以达到下次耕种的土壤条件。

⑵循环种植改善土壤

在大棚种植经过中出现土壤病害的情况,很多的影响是由于连续种植同样的作物导致的。这也就是在整个种植行业中所说村“重茬”难题,无论在大田种植还是大棚种植,连续同种作物的种植,土壤中就会出现病菌虫害。

▲ 西红柿叶发病

①西红柿种植土壤病害

在北方大棚种植西红柿的经过中出现土壤的病害,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由于你连续的种植西红柿导致土壤的病菌越来越多,从而形成了土壤的病害。这一点情况的发生并不奇怪,也是在大棚种植的经过中经常出现。在很多情况下,温室种植本身属于独特的种植环境。在同一个大棚内基本是种植同样的品种,这样主要是大棚内温度、湿度比较容易控制,不同的作物对于温度、湿度的需求不同。另外在大棚种植的不同的作物需要的技术不同,能种植好西红柿就不一定能把黄瓜种植的好。因此一般种植蔬菜的用户,都是常年种植一种品种。一般发生土壤病害发生,需要连续3-4年才会进步到真正的病害程度,连续种植1-2年基本不会出现或病害比较小,对于作物的产量来讲没有任何影响。

▲ 西红柿根发病

②西红柿与哪些作物循环更有利于土壤的改善

三、化学方式解决土壤病害

在这里大家一听到化学的方式来改善土壤病害,觉得有点害怕的样子。这个其实与物理消毒病菌也是有非常相似之处,物理方式主要是靠高温灭菌,而化学方式采用的是药物的方式进行,把细菌给消灭掉。也类似于大众吃消炎药一样,可以把病菌消灭掉。只要把这个用量控制的好,对于实际的病菌杀毒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采用高温消毒方式不理想的情况还是会进行化学消毒处理。

⑴土壤化学制剂消毒

①普通种植户用的石灰氮消毒法

在大棚土壤中发生的菌类病毒和虫卵的种类也非常多,在普通的大棚种植户来讲,并没有相关的仪器来讲进行检测。对于石灰高温消毒也非常适合普通的种植户,它职业原理就是利用石灰与土壤中水分进行反应产生高温,这样就可以把大量的病菌和虫卵进行消灭。这样的消毒技巧在操作起来也很多简单,选择一个阳光好、温度高的天气,在大棚内的土壤中进行水的灌溉,使得土壤的湿度在70???。一般在2-3天后,在大棚土壤中撒入石灰氮,一般一亩地撒入40-60公斤就可以。在撒入后进行土壤的深翻,使得土壤与石灰有一个充分的混合,接着在用地膜进行覆盖,有利增加土壤温度,大概需要2周的时刻就可以完成。石灰氮消毒可以非常有效的防治病原真菌、细菌以及线虫引发的多种土传病害。

▲ 石灰氮消毒

②专业性强的消毒试剂

在土壤进行消毒病菌的试剂也不少,高锰酸钾、氰氨化钙等药物用土壤的杀菌消毒。在实际使用经过中的用量还是有严格要求,这一点可以在使用的产品的说明书看到,我就不多介绍了。在采用杀菌农业进行消毒,主要是真的病原菌的侵蚀到一个杀菌的影响。在这里就大概介绍一下氰氨化钙的用法,在选用它的影响是,本身不仅是一种毒性极低的土壤消毒剂、还是移栽高效的氮肥。在使用的经过中,一般先把氰氨化钙均匀的散在大棚土壤的表面,接着在用旋耕机进行土壤与氰氨化钙的混合。在把土壤进行平整处理,在土壤上洒水一定量的水,为了保证一定的湿度,在覆盖一层地膜。基本在2周左右就可以起到杀菌的影响了。怎样需要进行定植作物的情况下,一般在一周后就可以进行了。

⑵化学烟雾熏蒸消毒法

①什么是烟雾消毒

在从字义上领会,就是利用有消毒影响的烟雾进行消毒病菌。烟雾消毒法也非常适合大棚消毒,由于大棚本身一个相对比较密封的环境,对于烟雾消毒的并不容易消散,从而消毒方式更可靠。烟雾不仅可以进行土壤的消毒还会对温室内的塑料薄膜、骨架、墙体等进行消毒,这样对于大棚种植来讲还是非常有利的,大棚种植的经过中不仅是土壤的病菌感染还有在其他物品表面有不同的菌类病毒,给整个大棚种植造成伤害,烟雾消毒可以更为彻底一些。

▲ 大棚熏蒸法消毒

②常用的熏药物

在大棚中的烟雾消毒来讲,在很多菜农都会说的硫磺熏蒸,但在它有专业的名词—丙烯熏蒸剂,它的消毒杀菌影响非常强。对于它适用范围来讲,我查看它的产品介绍,基本是有杀灭根瘤线虫、地老虎、金针虫、韭蛆、蝼蛄等土壤害虫。它使用技巧也很简单,在大棚密封的情况下,配有相应设备,把它点燃就可以了。在烟雾正常的情况,人员就需要迅速的走道大棚外面就可以了。具体的用量根据说明书就可以了,对于人体来讲还是有一定的危害。在种植大棚一般一年使用一次就可以,建议选择在大棚歇地期间就可以了。

划重点:对于大棚土壤病害的处理方式,在整个大棚种植行业中来讲也无非是物理方式、化学方式进行土壤的杀菌消毒处理。在这里我也只是对这个不同的消毒经过的一个简单介绍,实际的操作经过应该比我介绍的更为复杂,还需要投入不少的人力和物力。整个经过还是需要人员进行查看并且作好记录,尤其是雨天不良的天气,会到高温消毒带来影响。还要保证大棚的密封性良好,不要出现大范围的透风现象,会导致消毒不彻底。

温馨提示:大棚种植发生土传病害一般是没有合理的轮种与过量的使用化肥引起,另外大棚种植需要足够土壤休息时刻,用来调整土壤的基本特性,合理的有机肥料与菌类肥料搭配使用,有助于缓解土壤的退化。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