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新秧下田,希望满“稻”!曼洪村晚稻种植正忙

  7月,随着早稻的金黄颗粒逐渐归仓,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勐遮镇迅速进入“双抢”节…

  7月,随着早稻的金黄颗粒逐渐归仓,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勐遮镇迅速进入“双抢”节奏。连日来,村民抢抓农时,紧锣密鼓开展晚稻种植职业。

  在勐遮镇曼洪村的田间地头,隆隆的农机正高效作业,抽水机抽水灌溉、旋耕机翻耕松土,村民们卷起裤腿,手持翠绿秧苗,或独立劳作,或协作成组,娴熟地将一株株秧苗精准插入松软的泥田,忙碌的身影与葱郁的秧苗交织,构成一幅生机勃勃的夏耕图景。

  “今年雨水充足,给晚稻育秧提供了极好的墒情。我们早稻一收完就立刻着手晚稻育秧和整地,抢抓这个好时节,今年收成肯定差不了!”曼往村村民岩温罕满怀信心地说。今年曼洪村的晚稻种植严格遵循着“早稻晚稻无缝衔接”模式,还广泛运用各种农机在前期整地和育苗插秧上进步效率,为夺取全年粮食丰收打下良好基础。

  为确保晚稻种植职业有序推进,曼洪村党支部和驻村职业队坚持早谋划、早宣传、早行动,多点发力、多措并举,全力抓好抓实粮食生产职业。运用微信网格群,广泛宣传粮食种植优惠政策、保障粮食安全的深远意义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让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入人心。村干部抓住农忙时刻,深入田间地头,倾听农户在种植生产经过中遇到的困难和难题,尤其是针对粮食种植保险等重点政策难题,为农户答疑解惑,消除农户后顾之忧。

  “我的晚稻叶片发黄,其他家的却绿油油的,这该怎么办啊?”在曼洪村委会曼旺迈村民小组村民李卫国为自己辛苦苦种植的5亩晚稻发愁时,村干部带着技术员来到现场“巡诊开单”:是氮肥不足的难题,只要适量补充尿素等氮肥,并配合有机肥的使用,改善土壤结构,立马见效。经过调整施肥方案后,目前李卫国的晚稻生长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植株健壮,叶片翠绿。

“种植晚稻是实现全年粮食增产、确保‘米袋子’安全的关键一环,对稳定区域乃至民族粮食供给至关重要。同时能够进步农户的收入,提升了土地产出效益。”当被问到晚稻种植的意义时曼洪村委会党总支书记岩坎广说。

  据统计,曼洪村今年水稻种植面积达7970亩,同比增长1.01%。目前,全村早稻已收获5300亩,同比增长5.34%,总产328.6万公斤,同比增长6.35%;全村晚稻种植2000余亩,抢种预计在7月底完成。

  云南网记者林丽华通讯员徐健

来源:云南网

版权声明

您可能感兴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