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临平区组团发展,实现美丽乡村“颜值”与“价值”齐增 临平区组团发展情况

近年来,临平区以“千万工程”为指引,高水平实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整体规划设计运河街…

近年来,临平区以“千万工程”为指引,高水平实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整体规划设计运河街道北部片区四村(双桥村、戚家桥村、新宇村、杭信村),依托运河北四村产业优势,树立整体打造、运营前置、错位进步理念,招引专业运营团队开展运营培育,打造“乡村农业研学”核心品牌IP;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以“研学”小切口迈向“共富”大场景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一、整体打造,推进乡村基础风貌提升

一体推进组团区块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旱改水”、高标准农田建设、非粮化非农化等土地整治项目。进步大田经济,清退低小散承包户,引进规模种粮大户,形成千亩稻田、千亩油菜、千亩荷塘等特色景观和田园风光。

统一规划、协同推进四村基础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程,开展“微改造、精提升”,完成村庄道路、停车位、杆线、绿化等有机更新,累计建成景观节点60个、“四好农村路”33.8公里、休闲步道8.8公里,完成河道治理27公里。

整体开展《运河北片四村和美乡村规划编制》,从区级层面落实村庄风貌管控及产业引导;刚性执行《临平区秀丽乡村建设“十不十宜”导则》,统一设计风格、建筑用材、绿化、庭院、道路等方面正负面清单,保留乡村风貌,建设水乡特色和美乡村。因地制宜开展和美乡村系列创建,运河街道北片四村实现和美乡村达标村、数字乡村、景区村庄全覆盖,其中3个村创建省级未来乡村。

二、运营前置,助力乡村研学产业兴旺

为确保运河国际营地高效运营,提前引入运营团队参与项目设计,在设计阶段提出运营管理需求,推行建设、运营整体设计,围绕产业进步和村庄经营需要,配套安排相应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避免了设计、建设、运营三者脱节现象。安排项目补助资金总额的5%助力长效运营,完善整体运营管理。

承接杭州市以研学产业化路径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国际研学营地作为教育基地,挖掘村庄优势资源,依据生态教育理念开发春天千亩油菜踏青季、夏天乡村插秧体验营、秋天万亩稻香嘉年华、冬天甲鱼羊肉迎福季等四季研学课程,“杭州临平爷爷的水稻田学农基地”入选省中小学劳动操作基地暨学农基地。

强化资源要素保障,在四个村庄核心区域安排建设用地打造运河(国际)研学营地,建筑面积35000平方米,委托优质第三方整体运营研学营地,开展中、小学生校外研学操作以及成人团建、冬夏令营等,配备学生床位1200张、餐位2000个,打造一个“开放式、国际化、全周期”的创新研学高地。

三、收益共享,建立乡村利益联结机制

核心区块范围内四村按比例入股组建“盛世运和”强村公司,与市场化运营主体共同运营研学营地及村庄资源,按“保底租金+效益分成”模式,反哺壮大村集体经济。2024年接待游客超12万人次,研学产值大幅提升。

建立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以“分红+就业机会”促进农户增收长效化。引入“共富小院”乡村运营平台,由第三方机构统一运营农家乐、民宿等,农户以闲置房屋等资源入股,按约定比例获得日常收入分红,新增就业岗位500余个。同时加大政策支持倾斜力度,对低收入农户个人灵活就业给予相应补贴。

因地制宜推进共富工坊建设,依托新宇果莲“一链千万”全产业链,村企合作搭建“奶奶工坊”就业平台,帮助160余位银龄老人人均增收约10000元,催生了“家门口就业”的增收模式。打造“红领直播间”“助农直播间”,带动周边农副产品销售。

信息来源:办公室(规划财务科)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